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博
十二艺节|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今晚闭幕 10部“文华大奖”剧目正式揭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图说:颁奖典礼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舞剧《天路》、话剧《柳青》、苏剧《国鼎魂》、话剧《谷文昌》、河北梆子《李保国》、豫剧《重渡沟》、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秦腔《王贵与李香香》、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在上海大剧院“火红”的舞台上,在热烈持久的掌声中,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获奖剧目正式揭晓。今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十二艺节”)盛大落幕。闭幕前的颁奖仪式上,揭晓并颁发了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文华表演奖和本届艺术节的优秀组织单位。

图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这10位演员,这10台演出,和一家优秀的组织单位背后,是51台优秀剧目在19个剧场的102场演出,也是40多个院团1000多名艺术家参加的32场惠民演出;是4天内5万多人次观众参观,文创产品现场销售及签约额达3400多万元的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是近6700万人次的网络直播总点击量,也是1.14亿的网络观众总人次。十二艺节,不仅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节日。

新时代,新作品

“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今天下午的媒体通气会上,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这样说。他介绍说,共计51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加十二艺节演出,其中38台剧目角逐我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这些都是近年来各地区、各单位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专家和观众反映,这批作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代表了当前舞台艺术创作水平,展示了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艺术创作的新变化、新成果。”

图说:话剧《谷文昌》等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 官方图

以今晚颁出的文华奖获奖作品为例,本届艺术节最大的特点是,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自觉担负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创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话剧《谷文昌》、话剧《柳青》、豫剧《重渡沟》、河北梆子《李保国》和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等作品都是围绕扶贫攻坚等重大时代课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体现出文艺工作者对现实题材创作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创作能力的加强。其次是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舞剧《天路》、苏剧《国鼎魂》、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等都积极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培根铸魂的作用,扩大了主旋律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再者是守正创新,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进一步提升。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做到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诸迪还表示,评奖本身并不是我们举办评奖的最终目的,“艺术节后,我们将对获奖剧目提出要求,推动其不断演出,使更多百姓能够看到这些优秀作品。”

新“客厅”,新路线

201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工程,让艺术之花在地铁、机场、社区、商圈处处绽放。今年,我们以十二艺节为契机,打造“2019上海城市文化客厅”,让市民和游客能够在“艺术商圈”“地铁音乐角”“机场美术馆”等一个个城市文化客厅里零距离地感受艺术魅力。办节期间,地铁2号线开通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地铁专列”;浦东和虹桥机场的展示长廊、各主要地铁站都展现了十二艺节风采;上海木偶剧团携参演剧目《最后一头战象》的象偶走进商圈,与市民亲密互动;群星奖作品走进上海地铁,为城市公共空间营造艺术氛围,让艺术节的魅力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外滩22号等10余家演艺新空间陆续开放,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开放型剧院、开放型美术馆。上海有着中国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剧场群“演艺大世界”,最中心的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有21家剧场与展演空间,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14个。十二艺节期间,“演艺大世界”的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大世界作为艺术节演出的主要承载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说:战象“嘎羧”走进商圈与市民互动 官方图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艺节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获得了群众热情欢迎和参与。在舞台艺术方面,除继续实行低票价外,组织参评参演院团在艺术节期间举行了32场公益惠民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97%,很多演出达到100%,吸引观众6万余人次。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由于档期冲突,原计划的惠民演出一度准备取消。得知情况后,院长李小雄主动申请改期加演,他说:“我们不只是为评奖而来,更是为了推广剧种、接受全国观众检阅而来。”改期后,他们前一天演完夜场,当天清晨5点起床化妆,赶到惠民演出现场,8点多准备,李小雄等主演亲自上阵,非常认真,11点多演完饭也没吃就返回,下午3点就要进剧场准备晚上的正式演出。5月31日,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获奖者在中山公园同台进行惠民演出,也是本届艺术节的首创,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中央芭蕾舞团首席主演曹舒慈为了惠民演出,缺席了中芭巴西巡演,而她的舞伴则特意从巴西飞回上海。还有不少院团借演出的机会,自发走进基层开展多种惠民活动,比如中国交响乐团在《浦东交响》演出期间,与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学生管弦乐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和指导点评。

十二艺节,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之后第一次举办的中国艺术节,不仅将演出覆盖到了全市的16个区县,更生动实践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理念。3月30日,“百万市民看大戏游上海”活动便早早启动,结合十二艺节精彩剧目和展览展示,组织了一批具有上海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发布了40条文旅融合的精品线路。其中,直接与十二艺节相关的线路就有9条,这些线路既满足了徒步、骑行的爱好者,又提供了适合地铁出行的选择,行程上也有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的多种设计,将艺术元素与旅游线路有机融合,好让观众游客白天观演观展、游览沪上美景,感受郊区的野趣和工业制造的魅力,晚上观赏精彩演出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城市与艺术水乳交融,产生了文旅融合的全新的“化学反应”,别有风味。

新展览,新媒体

舞台艺术之外,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3个国家级专业大展首次汇聚在同一场馆呈现,参展艺术家之多、覆盖面之广、代表性之强、作品面貌之丰富,被业内人士认为在全国同类展览中极为少见,可谓盛况空前。许多著名老艺术家拿出新作参展,大批中青年创作骨干的作品也集中呈现。3个展览自开幕以来,已经吸引近6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艺术节虽然今晚将落幕,但是3个展览项目将一直持续至8月14日。

4天内5万多人次参观,现场销售及签约额达3400多万元……首次加入艺术节的文创产品更是成为了“爆款”,这是近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文创产品的现场售卖,使广大市民将“艺术节”带回了家,让艺术之美真正走进了百姓生活。各地经销商普遍惊叹,原计划四天的货物一天就销售一空,必须马上补货。火爆的场面也让众多参展机构看到了文创产业的广阔前景,极大增强了行业发展的信心。

图说:“十二艺节”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本届艺术节的另一个新阵地,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本届艺术节中充分得到了运用。组委会开通了十二艺节官方网站、微信和微博,实时传递艺术节最新观演观展信息,网络直播也首次全流程介入艺术节。统计显示,31台剧目18次移动端直播点击量近1420万人次,22场全剧网络直播点击量5270余万人次,直播总点击量近6700万人次,“云上群星奖”专题总访问量达4428.5万人次。也就是说有1亿多人次在线上关注和欣赏了艺术剧目,超额完成了十二艺节组委会提出了“十百千”的目标和计划,即“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使优秀的文艺作品高效传播,跨越了地域、时空的局限,也为艺术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